37%厂商面临美关税重大冲击
仅美国关税问题,就对37%的本地制造商造成了重大影响。
尽管美国已将大马对等关税由25%下调至19%,但仍有26%的企业表示影响严重,11%更形容冲击巨大。
整体而言,55%的出口商跌幅低于10%,32%跌幅介于10至30%,另有13%锐减超过30%。
目前大马对美出口接近440亿美元(约1848亿令吉),其中逾半为电子与电气半成品,暂未被征税,但未来能否幸免仍是未知数。
44%厂商深受SST扩征影响
高达44%受访企业表示,销售及服务税扩征政策对它们产生了重大影响,另有11%的受访者表示其业务受到了严重干扰。
59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目前需纳税的服务成本上涨。
“所有这些成本压力无疑正在影响企业的利润。”
电费调涨也令厂商吃不消
苏添来指出,除了税务压力,电费调涨也令企业大喊吃不消。
虽然85%的家庭用户未受影响,但工业用户却面对实际涨幅。
约60%的企业表示电费成本增加,其中高压和中压用电大户受冲击最深,72.4%负荷因子介于0.6至0.8的企业面对显著加幅。
下半年前景看淡
上半年营销下滑之际,国内制造商也普遍看淡下半年的前景。
苏添来指出,制造业正处于“需求走软与成本高企”的双重夹击之中,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。
他说,虽然商业活动指数预计从上半年的77点微升至83点,但整体依旧处于偏弱区间,企业普遍对前景缺乏信心。
“下半年环境依旧偏向悲观,企业唯有保持谨慎,并灵活调整策略,才能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守住盈利,并寻找增长点。”
营收展望方面,39%的企业预期收入会上升,32%维持不变,另有27%料下滑。
但值得关注的是,高达47%的企业预测利润下降,仅有32%预期改善,反映即使营收增加,也难抵消成本上涨的冲击。
下半年仍挑战重重
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,本地消费信心依然不足,出口虽可能略有改善,但整体局势仍难扭转。
苏添来提醒,制造业还需应对工资与营运成本上升、汇率波动、地缘政治风险、市场拓展难度及税制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。
但他也指出,目前业界仍不乏机遇,包括加快采用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(AI)、拥抱环境、社会和监管(ESG)和永续发展趋势,以及进军中东、非洲、拉美和中亚等新兴市场。
报告也显示,大多数制造商的数字化仍处于早期阶段,仅32%落实工业4.0措施,人工智能应用率仅26%。
虽然大马已投入逾20亿令吉建设5G网络,但企业若要全面应用,仍需承担高昂的连接与设备投资。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多集中在客户服务、库存管理与生产优化。
苏添来提醒,数据质量决定人工智能成效,若输入不当,可能出现偏差或误导。
他强调,真正的创新仍需依赖人类的创造力,因此教育体系必须加大力度,培养具备创新与直觉的新一代人才,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。
预算案别再添新税
“2026年财政预算案别再增加新税务了,要就重启更透明和有效的消费税(GST)。”
苏添来希望政府在来临的2026财政预算案上,不要再宣布增加任何新的税务。
他说,我国已有很多合适的税务,请政府不要再增加新税务,让商家们“喘口气”。
他也再度呼吁政府恢复消费税,并直言销售及服务税(SST)已不具永续性,导致业界承受层层转嫁效应,推高制造业与服务业成本。
他指出,大多数会员建议政府重启消费税 ,以应对销售及服务税扩征带来的成本挑战和合规复杂性。
“根据本联合会2025年上半年的调查,这项建议是制造商反馈中最重要的建议之一。制造商表示,他们更倾向于采用更透明的税制,例如销售税,这可以避免双重征税问题,并允许企业申请回扣进项税。
“59%的受访者表示,主要问题是新征税的服务(例如建筑和租赁服务)导致营运成本增加。
“此外,合规挑战也是一个主要问题,35%的公司表示难以申请原材料免税,另有35%的公司难以确定其产品的正确销售税分类。”
他指出,若早前重启消费税,国家如今的税收可达800亿至850亿令吉,而销售及服务税框架下仅约500亿令吉,差距高达300亿令吉。
“政府需要的是长期、稳定且可预测的收入来源,而销售及服务税作为单一阶段税制,根本无法满足需求。”
苏添来年底卸任
苏添来也宣布自己今日是最后一次以总会长身分主持发布会,因为其任期将于今年底结束。
他较后接受记者访问时,也总结自己在任内的贡献。
他透露,过去8年,联合会已向政府提交超过100份政策文件与提案,包括柔佛─新加坡特别经济区、近期的“国家综合农业枢纽”,以强化国家粮食安全。
他也回顾,在冠病疫情期间,该联合会也主动提出延缓还贷(Moratorium)、工资补贴计划、工厂疫苗接种计划等建议,均被政府采纳,有效缓解制造业所面对的冲击。
“我要感谢政府愿意倾听业界的声音。至今,我已与五位首相共事,联合会始终扮演着推动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角色。”
Source: https://www.enanyang.my/news/20250917/Finance/999662